作为全国重点寺院的百岁宫,原名摘星庵。明万历时,来自河北宛平(今北京门头沟)的僧海玉(号无瑕禅师)在云游了五台山、峨眉山以后,26岁来到九华山,长年以野果为生,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,活到126岁,被尊为“百岁公”。死后三年,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。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,遂将尸体装金供奉。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“应身菩萨”,同时将摘星庵扩建,改为百岁宫。现门口有一对联:“钦赐百岁宫,护国万年寺”。百岁宫从此名声大振,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,寺庙扩展,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。 该宫在九华山摩空岭上,依山而建,殿宇巍峨,上下五层楼阁,曲折相通,可容数千人。殿内的无暇禅师肉身今存,头部与常人相差无几,唯躯干已萎缩,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、身披红色袈裟、端坐莲台之上的无瑕和尚的装金肉身。他费了28年用舌血和金粉抄写的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81卷血经,至今保存完好。 新建的五百罗汉堂,与百岁宫相辅相成。它的兴建,为九华山又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新景点。
1、百岁宫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,五层高楼融山门、大殿、肉身殿、库院、斋堂、僧舍、客房和东司(厕所)为一整体,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,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。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。 2、佛殿内部石洞和巨石,有的巨石稍加劈凿,成为别致的佛座,由此可见匠心之巧。
池州地处安徽省南部,一年四季气候温暖、雨量充沛、日照充足,年平均气温约为16℃,池州每年夏季(此时也正是梅雨季节)降雨量最多,春季次之,此时出门务必常备雨具。池州每年最热为7月,平均温度为28.3℃,需注意防暑;最冷为一月,平均温度为3.13℃,此处出门,御寒的大衣、帽子也不可少。因此,池州每年的最佳出游时间应为春、秋两季。